
110年度花蓮縣推動特色農遊
為落實本縣綠色永續農業旅遊發展,將以綠色永續
及循環經濟概念為主軸,整合輔導在地產業,
引導農業旅遊環境整備及產業發展,促進區域均衡發展。
計畫相片
移地訓練、踩線活動、相關活動照片
遊程路線
六條遊程景點簡介
阿旺坡生態休閒農場
查看更多詳情...禾亮家
因為不希望孩子忘記自己的母語,禾亮家的老闆黃嘉襄毅然決然從巴拿馬返台,並落腳花蓮吉安鄉。
在禾亮家可以發現到有許多來自歐美、中東等不同國家的香草植物,一年四季皆有不同的香草可以欣賞。
而除了種植香草外,也有香草田園巡禮、香草田園饗宴等導覽活動體驗,適合親子一同前來,讓孩子了解有關香草的知識。查看更多詳情...多羅滿賞鯨
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解說員專業解說,讓您了解鯨豚及花蓮特殊的海洋生態,深刻體驗人與海洋生物之間的良性互動。
多羅滿賞鯨賞鯨是由一群生長於花蓮,並深深熱愛這片土地的海洋伙伴所組成。擁有花蓮港最大的賞鯨船,除了欣賞翩若驚鴻的鯨豚身影,並隨著山海和鯨豚的故事一起遨遊。體驗從海上感受台灣之美的感動。
賞鯨由『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』解說員專業導覽,讓您對行程有著深刻的體驗,了解人與海洋生物之間的良性互動,並對立霧、三棧溪與黑潮交織而成的河海生態感動。查看更多詳情...榮耀有機蕈菇場(菇德農場)
吳厚德的祖、父兩代種植菇蕈類,他在退伍後一面進修一面參與家族事業,不斷投入資本,後通過有機認證,成為花蓮地區第一家通過認證的菇蕈業者。
「我們是以最小的空間做最大的利用!」吳厚德種植黑木耳、杏鮑菇、秀珍菇、鮑魚菇等,從民國93年起推動無毒種植,他展示培植菇蕈類的菇舍、像圖書館般種植的各種菇類及自行研發以搬運生鮮菇蕈、太空包的軌道推車,「50公尺的軌道,花了23萬多元,但省了很多人力和時間,非常值得!」
菇蕈種植面積0.5公頃,每年可生產30多萬個太空包,最多達40萬個,黑木耳佔80%,其餘杏鮑菇等佔20%,透過吉安鄉農會的實體店面、網路商店、老顧客的宅配,又與宜蘭的餐飲業者合作,實體與虛擬通路兼具。
有機菇蕈類栽培管理不易,要經過2、3 年的有機轉型期驗證。榮耀養菌場通過有機驗證,又結合景觀,朝觀光休閒產業發展,具農業與教育、觀光、休閒的多元功能。查看更多詳情...原生好物農場
農場完全內採用有機農法,不噴灑一滴農藥。主要栽種季節性根莖蔬菜、瓜果、木虌果及特色原住民野菜。查看更多詳情...堤岸原民園
查看更多詳情...溪畔有機農場
因為花蓮縣壽豐鄉獨特的天然環境,所種出來的有機蔬菜風味與口感絕對會讓人難以忘懷。
現在不用特地跑到花蓮,在北部也能吃到來自花蓮的優質有機蔬菜了!查看更多詳情...宇還地有機農場
「宇還地有機農場」農場面積0.58公頃,由溫廷舜夫妻攜手運營,農場上種植50棵33年樹齡有機文旦柚、栗子南瓜及水果玉米。
農場堅持採用有機農法管理,取得有機認證以及綠色保育認證。
農場有進行導覽解說活動,體驗活動則有香皂DIY、採果體驗以及大地餐桌等。查看更多詳情...彌勒果園
「彌勒果園」因彌勒佛永遠笑開懷,以彌勒「開心果園」之意。希望透過和食物有關的體驗活動,讓大家知道這些安心食物怎麼從無到有,對良善食物的選擇有正確概念,在動手做與土地環境互動的過程中,培養感恩與尊重。於2014年正式取得有機認證至今。
目前果園提供手沖咖啡體驗及老奶奶檸檬蛋糕體驗。查看更多詳情...奇萊美地農場
有機、生態農場珍惜這片上天賜予的珍貴寶地,闢建有機農場,養殖無毒漁產,秉持著從人本出發,以尊重生命的態度及使命感,推廣預防醫學理念「食療好過醫療、鋤頭替代針頭」。
【奇萊美地】發展有機農業六級化,致力打造成為有機、生態種植平台,號召志同道合的夥伴,共同找回農業的尊嚴與價值,讓產自大地的健康美味食物,直送您家餐桌。並發展休閒農業園區打造成身、心、靈放鬆的休閒農場。查看更多詳情...心宿體驗農場
查看更多詳情...小雨蛙有機生態農場
查看更多詳情...鄉庭無毒農場
查看更多詳情...江玉寶有機農場
查看更多詳情...太巴塱紅糯米生活館
從前太巴塱紅糯米是珍藏下來的部落極品,每當招待遠方貴客,都會以紅糯米蒸煮料理成糯米飯或Toron共享。
目前開設相關料理體驗課程,如紅糯米煎餅、燙野菜及酒釀辣椒醬等,也有搗麻糬等部落生活體驗活動。查看更多詳情...拉藍的家
結合當地普遍的蓮花種植、溼地生態與傳統的生態捕魚文化,積極推動生態旅遊,轉化成生態文化休閒農業。
到此住宿,肯定歡笑不斷,民宿主人拉藍有永遠也說不完的趣事,結合深入文化的生態導覽解說,帶來屬於馬太鞍的東方夜譚。查看更多詳情...東豐拾穗農場
查看更多詳情...陳金榮有機農場
查看更多詳情...朵栗栗農坊(小帽子工坊)
查看更多詳情...銨廷有機農場
農場除了與有機商店配合外,也是花蓮縣中小學每周一次的營養午餐蔬食日供應商,並推動環境生態與食農教育,讓更多人能了解有機農業對生態的好處。查看更多詳情...